運動憲章/社群諮詢/摘要
Appearance
Outdated translations are marked like this.
此頁面包含運動憲章社群諮詢的摘要。這些摘要由維基媒體基金會運動策略與治理團隊編寫,並經運動憲章起草委員會審查。 此外,出於資訊透明的原因,諮詢所收到的的完整詳細反饋也與此摘要一同發佈。
April 2023 ratification methodology community review
2022年11月至12月
![]() | For the detailed feedback of which this summary was based, please visit this page. For the MCDC responses on the feedback, please visit this page. |
這是對運動憲章三個章節草案總體印象的摘要:序言、價值與原則以及角色與責任。根據運動策略與治理團隊所進行的分析,此摘要僅顯示「最常出現和新出現的要點」。請參閱完整的反饋以了解更多脈絡。
一般
可讀性和清晰度:
- 雖然某些部分因爲清晰度而受到稱讚,但整體語言需要更簡化,尤其應更易於翻譯。特別被強調的要點有:
- 避免縮略詞
- 避免長句
- 避免模糊的術語和措辭
- 與此相關的是,也有一個常見要求為添加詞彙表來定義一些比較模糊的術語。以下詞彙經常被要求作出定義:
- 「維基媒體運動」
- 「利害關係者」
- 「實體」
- 「我們/我們的」代詞
- 由於大部分文字是抽象的,讀者需要更具體的例子來詳細說明憲章在與維基媒體相關的實際案例中可能意味著什麼(例如,它將如何影響特定語言的維基百科)。
- 通常期望文字能包括運動憲章所描述/將描述的新結構之視覺表現。
內容:
- 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是關於不同意或不遵守運動憲章的後果(例如以一個自治體或社群而言),以及它是否是有強制性的。這通常被認為應屬於序言部分。
- 關於是否在運動憲章文本(尤其是序言)中引用2030運動策略存在分歧:
- 許多評論者對憲章中未明確提及2030運動策略感到驚訝,並期望對此做出明確承諾。
- 一些已發展的社群似乎完全拒絕2030運動策略,因此拒絕任何與其有關的提出。
- 一些新興社區似乎不了解2030運動策略本身的含義,因此不了解它與憲章的關係。
序言
- 本節可能缺少對以下內容更聚焦和簡明的解釋:
- 什麼是「運動憲章」?
- 為什麼需要運動憲章?
- 誰正在起草運動憲章,又憲章是為誰而起草的?
第一段:
- 有一個反覆出現的期望為運動憲章將或應該被描述為「具有約束力的協議」而不是「社會協議」。
第二段:
- 「技術空間」被特別指出有一點令人困惑(在此句中:「適用維基媒體運動的所有成員、實體和技術空間」),以及是否有意排除其他類型的空間。
第三段:
- 有幾個關於「項目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本條文的提案,包括保持原樣、接受法律部門的改寫或使用各種建議的改寫 。該條文也是關於自治規模和類型這一重大爭議的主題,包括維基媒體基金會何時以及如何干預項目。
- 對於「關於內容創建和管理方面」的條文,建議詳細說明哪些內容責任基金會可以處理以及何時(例如法律案件),又哪些內容責任單由社群管理。
- 術語「知識庫」一詞引起了相當多的困惑,尤其是在翻譯上。 一些人建議用「維基」代替。
第四段: 「基礎設施」一詞可能需要一個定義,所有指涉它的句子也可能都需要重新措辭,因為對於很大一部分讀者來說,它似乎使整個段落變得很難理解。總體而言,第四段似乎引起了最多的困惑。
價值與原則
潛在遺漏的原則:
- 隱私(有時與安全和/或安保結合使用)是被最多引用指出的遺漏原則。這尤其與保護匿名的層面有關,也因此常牽涉用戶之安全。
- 透明度被一些人認為應自成另一原則,獨立於「問責」。
- 關於潛在的其他附加原則,大約有十幾個建議。
介紹:
- 在開頭句中,「基於事實」一詞一直被要求替換為基於來源/證據,因為「事實」無法被客觀定義。
自由知識和開源:
- 可能需要更清楚地說明對開源軟體的潛在承諾、可能會需要的地方,以及如何將其應用於維基媒體脈絡。
- 「歷史上被邊緣化的知識」似乎是整個草案中最具爭議的句子之一。它受到全球南方社群讚揚的程度幾乎與較大/已發展社群的拒絕一樣多。 它可能需要非常具體地說明希望做出的改變和/或承諾。
獨立性:
- 關於對獨立性的承諾及其在實際情況下可能意味著什麼,存在一些疑問。
包容性:
- 有各種關於如何在實踐中應用包容性的評論:例如,「以人為中心的願景」可能意味著什麼。對於「行為準則」的字句也有一些抗拒。
輔助性原則:
- 「輔助性原則」這個術語似乎並不對應於一個普遍的或可翻譯的概念。這也許是最不被理解的原則。
- 「我們將權力託付於最立即或適當的本地級別」這句話可能值得進行詳細的闡述。(例如,什麼時候一個本地級別是「適當的」?)。這是憲章草案中反饋和問題最多的段落之一。
公平:
- 與「輔助性原則」有點相似,「公平」一詞在不同語言之間甚至個人之間似乎都無法很好地翻譯。許多反饋是關於詳細說明它如何在實踐中應用。
問責:
- 除了透明度是否應該成為另一個原則的問題外,也建議進行一些調整。
韌性:
- 建議進行一些調整。關於「韌性」的範圍或含義存在一些疑問。
角色和責任
意向聲明:
- 關於聲明確切內容的反饋很少,並且由於缺乏關於該主題的更多內容而感到非常沮喪。
- 一些評論者想知道,即使是缺乏內容的情形,為什麼沒有針對該主題提出具體問題來邀請反饋。
對本章節的期望:
- 雖然本章理所當然被期望對未來的角色和責任作出定義,但反饋強調要對任何變更的需求或「如何」變更作出定義。
- 關於可能的憲章內容存在各種問題,包括:
- 權力去中心化會導致多少官僚主義? (例如,通過創建更多結構,如全域委員會和中樞)
- 維基媒體基金會的結構可以改變多少?
- 憲章對自治體的定義和自治體委員會的影響有多大?
- 是否包括非正式組織的團體(非自治體)?
- 代表性不足的社群將如何被包括在內?
- 全域委員會和中樞將構成什麼? 這兩個概念對於非洲、南亞、東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中不參與治理的較小社群來說幾乎是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