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content

Wikimedia Taiwan/Scholarship/2023 Wikimania/Winnie Chloé Chen

From Meta, a Wikimedia project coordination wiki

報告人

[edit]
  • 稱呼:Winnie
  • 用戶名:Winnie Chloé Chen

報告內文

[edit]

前言

[edit]

具備編輯維基百科經驗將近10年,我近 4 年才開始成為臺灣維基女性社群「薇姬的房間」的組織者成員之一,協助舉辦社群活動。大部分的時候都希望能夠編輯貢獻內容以及向其他的志工夥伴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比較少參與全球維基活動。透過本次獎學金的支持,這是第一次參與 Wikimania 的活動,並且從不同國家的維基人學習到很多觀點。也希望將學習到的一切透過這份報告與大家分享,並且提供給未來希望參與 Wikimania 的讀者作為行前評估與準備的參考。

感謝一切!

行前目標

[edit]

觀摩全球維基女性社群運作的經驗

[edit]

此行最主要的目標是希望了解全球維基女性社群運作的經驗。主要是因為目前我與團團同為「薇姬的房間」共同組織者的緣故,希望能夠了解全球維基女性社群的運作方式,進而幫助女性社群。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我們希望了解其他女性社群是否也面對工作、生活以及組織社群活動之間的平衡的挑戰。

觀察全球的維基人如何應用維基百科發揮影響力

[edit]

前往新加坡前夕,查看了 Wikimania 2023 的議程內容大致分為:「社群倡議」、「教育」、「平權、包容與社群健康」、「政府倡議」、「性別與多元性」、「東亞東南亞太平洋地區」(ESEAP)、「藝廊、圖書館、檔案庫及博物館(GLAM)古蹟與文化」、「政府」、「法律倡議」、「研究、科學與醫學」、「新點子」等。每一項內容的議程討論的內容非常多元,因此很希望透過議程參與過程了解來自全世界的專案計畫。同時,我也希望透過每一個議程的討論過程,了解維基人推動專案過程所面臨的挑戰以及解決方式。

觀察維基百科基金會如何以志工為本來舉辦國際性的研討會

[edit]

維基百科活動一直是以志工為本,因此我很好奇如何由志工驅動一個國際性會議,以及維基媒體基金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兩者如何合作完成一個國際性的研討會。

參與場次及心得

[edit]
2023年8月16日早上 WikiWomen 峰會。
2023年8月16日早上 WikiWomen 峰會大合照。作者:MMulaudzi-WMF。


Wikiwomen 峰會 Art+Feminism 之西非原住民語言計畫

這是 Wikiwomen 峰會中的一場議程,由藝術+女性主義的主席 Kira Wisniewski 以及來自西非迦納的 Sadik Shahadu 分享。Sadik 致力於增加語言多樣性,在他協助主辦的藝術+女性主義編輯松的活動中,幫助志工以西非的原住民語言如:Ghanaian Pidigin、Kusaal、Dagbani、Gurene、Moore、Tyap 以及 Daguare 等語言編輯維基百科條目,並且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援。他們的經驗讓我想起,臺灣也有很多語言,除了有許多原住民語言(例如:阿美族語、排灣族語等)之外,也有新住民的語言(越南、印尼等),也許未來舉辦 A+F 編輯松的時候,也可以鼓勵志工以更多元的語言編輯。

Wikiwomen 峰會 #VisibleWikiwomen Lab:在維基共享資源促進多語言與去殖民化的結構敘事

這是一場由 Whose Knowledge 帶來的內容,發表者是 Sunshine 以及 Mariana。Whose Knowledge 關注到世界上有 ¾ 人口來自南方(即非洲、亞洲及拉丁美洲),並且有半數的女性都是網路使用者,然而網路上不成比例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由來自歐洲或是北美洲的男性產出。為此她們希望能夠透過行動,平衡在網路上女性、有色人種、LGBTQ 族群、原住民的的知識內容。在她們的推動下,有超過 8,000 以上的照片上傳,響應 VisibleWikiwomen 的運動。

然而她們也發現一張照片包含前言萬語,許多大量上傳的照片沒有提供相應的資料,因此透過增加 Data 資訊的方式協助照片發聲,例如:為Sarah Maldoror的照片增加「拿著麥克風的女子」等資訊。而這些 Data 資訊也可以協助讀者更加了解圖片中的意涵與細節。她們也邀請在場的參與者可以加入她們的行列,協助編輯 Data。

Wikiwomen 峰會 沈浸在愛裡的 (Wiki)woman

這場是來自以色列的 Laliv 分享的內容,分享希伯來語的維基社群活動以及她如何成為一個 Wikiwomen。她透過選擇題的方式請觀眾猜以色列的人口數、國土大小以及開車從南到北需要花費多久時間等,建立聽眾對於以色列的基礎了解。例如:在以色列從北到南開車大約是7小時的時間。這點跟臺灣也有些相似,因為在臺灣開車從北到南也差不多 6 小時。

其中她分享了一張圖片,表達以色列編輯者的性別比例:大約有 23% 比例的維基百科編輯者是女性,這點讓我蠻驚喜的。此外,透過她的分享,我也發現希伯來語社群的聚會充滿食物,他們在每年希伯來語維基社群的週年慶都會準備蛋糕。這點跟「薇姬的房間」真的很相似,或者說食物至於社群,是全世界通用性的存在。

Wikiwomen 峰會 峰會主舞台

WikiWomen盟友關鍵字。
來參加 Wikiwomen 峰會活動的理由
Florence Devouard 回顧 2007年在臺北舉辦的第一次 WikiWomen 午餐聚會,當時這個活動被稱作 WikiChix。
WikiWomen 第一次峰會的大合照。作者: Kirito404。

峰會主舞台在第一天議程的下午在主舞台舉行了WikiWomen 的峰會,這個部分與上午各地的 WikiWomen 發表內容不同,而是推動整體 WikiWomen 運動的進程分享。除了接下來 WikiWomen 在印度舉辦 WikiWomen Camp 等活動預告之外,也回顧了 WikiWomen 的歷史,還有一場圓桌討論分享。

從早上的峰會開始, Masana 邀請所有線上與現場的與會者回答兩個問題:「​​1.成為 WikiWomen 盟友的意義」關鍵字,以及「2.來參加 WikiWomen 峰會及 Wikimania 的理由」,在下午的峰會主舞台分享蒐集到的答案。從文字雲看見第一個問題的答案,許多人回答勇氣、培力、團結等(Courage、Empowerment、Solidarity),從畫面上看參與者回答第二個問題可以看到,許多人對於社群培力以及認識新朋友感到興趣。雖然不肯定其他人是不是有跟我一樣的想法,但是我覺得這個小活動讓所有人瞬間拉近距離,特別是看到其他人寫的內容與自己的部分想法接近的時候。

峰會中的圓桌論壇成員分享參與 WikiWomen 的經驗以及他們對女性群體的觀察以及對於未來的展望。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未來女性社群可以持續努力的部分,例如:讓女性成員感受到尊重與價值傾聽彼此的建議鼓勵更多女性加入活動分享社群中成員的成功經驗增加國際性連結的活動等。

這場會議中也邀請一位年輕的成員加入(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她的名字應該怎麼寫),她的母親也是 WikiWomen 的成員。因為母親的影響,她也加入社群,並且成為活動組織者。與談人 Andrea 也提到,我們應該更注重傳承,因為有一天,先驅者終將離去,這場運動會需要更多新血加入,共同努力。

最後,這場峰會論壇讓人最感動的是 Florence Devouard 為數天後(8月19日)的 WikiWomen 午餐活動引言,她帶著所有的與會者一起回顧 2007 年第一次在臺北舉辦的 WikiWomen 峰會。當時候還稱作 WikiChix,一共有12 位成員。2016年在倫敦的 Wikiwomen 午餐,有 16 位成員,而到了 2023 年,Wikiwomen 已經有了峰會, 8 月19日的 Wikiwomen 午餐也有一個整個會議室的夥伴,真的很感動有先驅者的努力不懈。 最後,我想分享在圓桌論壇討論過程中,與談人 Sherry 的金句分享:「If you can see it, you can be it!」。透過大家的分享,了解 WikiWomen 活動的脈絡、感受到這場運動的信念,也知道很多人跟「薇姬的房間」一樣,一起在為性別落差而努力,一起朝向更好的世界邁進,因此覺得窩心與感動。

ChatGPT vs. WikiGPT 在維基計畫中使用生成式 AI 的機會與挑戰

本次的 Wikimaina 也有數場討論生成式 AI 以及機器學習的議程,包含使用上的討論以及技術面的介紹等,我參與了 3 場次,其中這一場是比較廣泛討論 AI 運用在維基計畫所面臨到的實際狀況以及 AI 的使用願景,因此我選擇這一場圓桌討論分享。

這場圓桌討論與會者包含:Andrew、Netha、Galder、Leila、Tilman 以及 Jimbo。主持人 Shani 引導大家討論三個問題:1.目前大家觀察到社群的使用生成式 AI 情形或是自己的使用經驗;2.目前在維基計畫中使用生成式 AI 遇到的挑戰;3.下一步維基百科應該怎麼因應生成式 AI 所帶來的影響,以下整理問題討論中,發人省思的觀點:

  1. 目前大家觀察到社群的使用生成式 AI 情形或是自己的使用經驗:
    Netha 分享使用 Midjourney 生成歷史人物圖像放到 WikiCommons 的經驗,圖像受到廣泛應用。然而,Netha 發現過 Chat-GPT 生成內容,有許多錯誤醫療文章上有 90%的錯誤,請 Chat-GPT 提供來源,來源參考很多也是捏造內容。Andrew 分享他的觀點:與其由生成式 AI 撰寫內容,再讓真人審稿查證來源,這樣花費的時間不如直接自己編輯內容。不過如果讓 AI 來協助轉化資料的型態會很有幫助。Andrew 列舉了在博物館中的畫作描述中,使用的語言就會像是:「十七世紀早期」,但是這樣的文字很難直接用在 WikiData,因為 WikiData 的欄位是「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如果給生成式 AI 50 個例子,訓練 AI,接著讓 AI 來協助資料型態的轉化,會很有潛力。Jimbo 則是提到可以參考其他案例使用 AI 生成一些簡單的小問答遊戲,幫助新手學習。雖然 AI 可能生成的 10 個題目不太能全部都答對,但是可以透過真人的判斷把不合適的刪掉,再請 AI 生成足夠的問題,達到學習過程中的遊戲趣味。
  2. 目前在維基計畫中使用生成式 AI 遇到的挑戰
    這個問題大家討論的焦點在於語言的呈現狀況,Galder 提到他的觀察,比較多人使用的語言(例如:西班牙語、法語、中文、義大利文等。),特別是英語,比較容易獲得解答,而比較少數人使用的語言(例如:巴斯克語),可能就很難有答案。因為網路上的內容中,比較多人使用的語言內容相對比較多,會導致 AI 在獲得訓練的素材過程中,只能獲得比較多人使用語言的內容進行訓練,因此比較少人使用的語言來說,AI 的協助就會變得很有限。
  3. 下一步維基百科應該怎麼因應生成式 AI 所帶來的影響
    大家的看法很接近,需要有可以進行實驗的工具或是框架(Framwork),並且進行更多的討論。透過線上的參與者提問,大家也對於 AI 使用上的道德責任表示需要正面回應處理,並且持續關注使用。

平權與社群健康 啟動領導力發展網絡

會想要參與這場議程的理由主要是因為目前是臺灣女性社群「薇姬的房間」的社群組織者,希望能夠協助社群的運作更上一層樓,同時我也希望能夠了解維基百科在這方面有哪些資源可以協助。

然而這場議程是使用 Workshop 的方式進行,主持人先問與會者想從這個議程獲得什麼?接著問我們在社群中面臨到的問題,因此有機會可以了解例如:阿拉伯社群的活動,有許多人踴躍想要成為領導者。

這個議程也介紹了領導發展網絡(Leadership Development Network)的計畫緣由是維基百科2030的建議計畫,希望幫助社群發展有自信的領導力、領導角色以及技巧,目前正在協助執行領導發展計畫,並且期待未來可以建立=領導力發展網絡的平台,協助各群體互相學習。另外,也提供社群資訊領導相關的議題。

雖然這個議程只是一個開始,但我很期待可以參與、學習並且幫助社群與社群中的夥伴培養領導力技能。

GLAM 古蹟與文化 維基愛地球10年經驗分享

「維基愛地球」活動已經 10 年了!

「薇姬的房間」曾經響應過這個活動,全世界也有許多維基人響應,因此當看見 Wikimania 的議程中包含這個議程就很希望參加,了解這 10 年來維基愛地球的活動舉辦經驗。這個活動一開始從烏克蘭發起,一開始是希望能夠透過這個活動,引發大家對於自然保護區的關注,並且保留自然保護區中的珍貴影像,同時增加維基百科上的圖片內容。在 10 年間,這個活動獲得 88 個國家響應,超過 7.8 萬參與者、超過 87 萬圖片分享以及超過 20 萬次在維基百科上的使用數。除此之外還獲得「人權與環境」特別提名。這一連串的回顧讓人覺得非常感動,很開心可以看到這樣成功的維基活動案例。

而「維基愛地球」團隊有 5 個核心成員以及 5 位來自法國、西班牙、阿拉伯等地的國際大使。從他們的分享,可以感覺到組織的活動行動緊扣核心理念,需要縝密的合作。也希望有機會再更了解這個活動的組織狀況,作為社群運作的參考。

臺灣社群故事或經驗分享

[edit]
台灣「薇姬的房間」組織者Winnie(左)與團團(右)分享台灣女性社群經驗。作者:Rosiestep

本次前往新加坡參與 Wikimania 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分享臺灣社群經驗,Ann 與我一起組織了一場演說,分享「薇姬的房間」成立 8 年來的成果。我們的分享主要分成 3 個部分:1.社群活動類型;2.發展歷程與聚會流程;3.臺灣志工的分享。本次響應 Wikimania 多元語言活動,我們使用中文口說搭配英文簡報進行。雖然我們使用的是中文,但是可以感受到臺下的聽眾投入閱讀簡報上的文字,會後也有聽眾與我們交流。我非常感激過去這麼多年一起在女性社群付出心力的所有人以及參與的志工夥伴。

另外,Jessie、Ann 與我在會議與會議之間遇見了 A+F 的執行者 Kira ,開啟了短暫的對話,我問了在我心中的疑問,關於社群活動與生活的平衡。Kira 說 A+F 活動可以很自在,可以一起聊聊天,或是一起看一個電影,重要的是大家聚在一起。

對於 Wikimania 2023 的觀察

[edit]

基金會成員旁聽討論

[edit]

我在參與依瑪貓帶領與 LGBTQ 相關的工作坊 、 LGBTQ Meet Up 以及「啟動領導力發展網絡」等議程,都有基金會成員參與旁聽。LGBTQ 相關的工作坊,有一位人權專員協助(印象中他的名字是 Ricky,不是很肯定。),他說他是來了解 LGBTQ 族群在參與維基百科的過程中,是否有受到騷擾,或是任何有需要幫助的地方,他會再彙整,協助維基媒體基金會採取合適的措施幫助大家。另外在「啟動領導力發展網絡」議程討論過程,也有一位專員協助,希望了解參與成員在經營社群的過程中,是否有需要協助的部分。

從這樣的過程可以察覺到基金會與志工的合作關係。根據了解,幾乎絕大部分的議程都是由各分會組織或是志工主導,基金會扮演輔助的角色。

引導大家分享多元的觀點

[edit]
Wikimania 2023 現場開放參與者在一個立體的「W」上分享塗鴉。

除了大部分的議程由志工主導分享之外,Wikimania 也有很多小措施引導大家分享觀點。例如,歡迎大家在 W 上塗鴉,或是在地圖上指出你來的地方等。還有一個小桌子開放給大家分享家鄉的零嘴,獲得好評。據說臺灣夥伴帶來的鳳梨酥被秒殺,也有人帶小泡芙去交流。

對國內社群的建議事項

[edit]

社群活動持續性的重要

[edit]

回顧維基女性社群的發展,2007 年在臺北的 WikiChix 午餐有 12 位成員,發展 10年後, 2016 年在倫敦的 WikiWomen Lunch 有 16 位成員,一直到 2023 年,Wikiwomen 的午餐有一整個會議室的女性朋友參與。回顧這段過程真的非常不容易,但我感覺到的是「持續性」的重要。志工性質的活動也許不一定需要每次都有很大幅度的進展,但慢慢積累也會是很驚人的成果。

在大活動中用簡單的小問答拉近彼此的距離

[edit]

這次參與史上第一次 WikiWomen 峰會,峰會一開始就用小問題讓大家透過 QR Code 輸入回答,例如:參加活動的理由、參與活動聯想到的關鍵字等。這樣的小活動幫助參與者投入活動情境,也透過蒐集、呈現大家的答案拉近所有與會者的距離。若是未來有社群想要舉辦大活動,可以考慮使用這個方法。

女性社群需要行政人力支援

[edit]

在觀察維基媒體協會支持志工的工作方式後,覺得如果社群運行可以有人力協助行政支援,會是很棒的事。主要是因為目前女性社群的夥伴們平時都有各自的工作與生活要忙碌,大家每個月可以有 3 小時聚在一起已經是非常珍貴,目前比較難再讓社群的夥伴增加行政上的工作。若是在行政事務上(例如:100名傑出女性英文維基百科資料與中文維基百科資料連結查找、每個月固定行政工作等。)可有人力協助的話,我們才比較能夠從這些行政工作中喘息,進一步去思考例如國際交流、或是響應國際維基活動的相關想法。

如果再參加 Wikimania 我會做的準備

[edit]

第一次參加完 Wikimania 後,發現有一些事是「好險之前有準備」、有一些則是「要是早知道要準備該有多好」,因此我將以下事項羅列,也希望可以幫助想參加 Wikimania 的志工們,做為行前規劃的參考:

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議程

[edit]

如果您希望能夠上台分享議程,那麼您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計畫。我發現很多人都是分享自己的維基計畫執行的狀況、面臨的挑戰、以及計畫執行成果等。若您已經有計畫在進行,那麼可以一邊執行、一邊整理計畫每一個里程碑所產生的成果,作為分享的內容。

提早訂可以免費取消的住宿

[edit]

在與其他志工交流的過程,聽到有些志工分享自己比較晚訂住宿,因此沒有連續駐留的房間,只能每兩三天更換不同的住宿點。Wikimania 的議程其實都很豐富,若能減少在處理住宿上的心力,可以大大幫助參與的品質。團團與我在確定參與 Wikimania 的時間後,第一件事就是訂住宿,下訂的時間點是 Wikimania 前 4 個月左右。因此很幸運在活動期間都住在同一個地點,能夠睡醒就往會場去聽課,議程結束可以趕快洗洗睡,準備明天的活力。

此外,我們預定的住宿有免費取消的服務,可以在出發前 3 日免費取消,增加行程安排的彈性,建議可以善用這些功能。

帶一份臺灣伴手禮

[edit]

在機場的時候發現有些臺灣夥伴帶了伴手禮去交流,真的是很棒的策略。很可惜我自己沒有準備。除了可以在世界各國點心分享桌交流之外,小小的伴手禮也是開啟話題的好方法。或者,當其他志工與你分享他們國家的零嘴時,你也可以分享一份回禮,增進情誼也促進文化交流。雖然這個不是必要的,但是建議想去參加的志工可以準備一份臺灣伴手禮喔!

攜帶輕便的筆記本或是平板電腦

[edit]

這個部分因人而異,僅供參考。主要是我自己背著筆記電腦覺得很辛苦,因此我帶著 Mozilla Foundation 贈品筆記本(大約 22 公分 X 13 公分)去參加。這個尺寸放到小包包很剛好,也不會太重。雖然聽議程的時候多半是坐著聽,但是在會議與會議之間跑堂、在路上遇到其他志工交流的時候,輕便的行李還是能幫助自己更專注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維基夥伴交流。

後記

[edit]

最後,我想感謝「薇姬的房間」所有成員、每一個鼓勵我去參加 Wikimania 的朋友、以及感謝團團與我一起參與這場精彩的旅程。因為有大家的支持,還有團團協助整理簡報,再加上連續好幾個週末一起練習講稿,我才有勇氣完成這一趟旅程,真的很感謝大家。

希望能透過整理這一份報告,分享給計畫參加 Wikimania 議程分享的維基夥伴,或是提供讀者們任何可能的幫助,把大家的加油打氣,化為幫助更多人的力量。 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