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media Taiwan/Scholarship/2023 Wikimania/圍棋誒夢
報告人
[edit]- 稱呼:張維芹
- 用戶名:圍棋誒夢
報告內文
[edit]行前目標
[edit]我是張維芹,就讀於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出於對GLAM以及歷史文獻保存的興趣,希望藉此次經驗了解維基專案與GLAM典藏、維護、研究、教育的實際應用。 我的另外一個身份是成功大學開放知識社(下稱OK社)社長,這是一個學生自組的學藝性社團,我們推廣包含但不限於維基百科、維基數據、維基共享資源以及開放街圖等開放專案的社團;此外,我們也負責「維基融入歷史教學」的教學協助,後者是在歷史系的課程中導入維基百科的寫作,藉此提升目前歷史類百科條目的品質。 但在過程中,我們發現社團運作有幾項問題,希望能從Wikimania2023當中汲取經驗:
- 新進編輯者在第一次編輯後就不再繼續編輯活動:出於時間規劃、缺乏編輯成果回饋等因素,通常在新手在第一次編輯後就不再繼續;或是在下一次參加類似的活動時,會忘記如何進行操作。
- 課堂教學經常流於一次性的成果:站在教學推廣的角度,我們發現許多編輯者受到學分吸引而前來修課,但在完成課堂作業後便不會再繼續編輯。
以上目標簡單列點如下:
- 了解目前維基專案與GLAM的合作情形
- 社群如何促進新進編輯者參與
參與場次及心得
[edit]Embracing Open Knowledge: Preserving Diversity and Acces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由UNESCO的Maki帶來的「擁抱開放知識:為未來世代保存多樣性和取得途徑(暫譯)」,強調開放知識與教育資源的重要性,確保未來的世代能夠透過可近用的管道平等獲取資訊。像是透過維基媒體專案保存傳統語言、手稿等多元文化遺產,以達成文化平權的終極目標,並將開放知識視為基本人權的展現。
用開放的數位平台保存多元化知識,的確是邁向開放知識很大的一步。 但只是把東西收好,這樣似乎還不夠。如果談到資料近用,不應該只是技術上維持開放,為什麼? 以我的觀察而言,台灣已經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未來或許有很大一部分的族群都是老年人口,對這些族群而言,很多時候並不是沒有資料,而是有,卻不知道資料的存在。在這樣的情形下,培養在地社群使用、推廣、賦予這些資料新意義或許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Workshop on Manuscript Digitization of Wikisource Loves Manuscripts (showcase) 這是一個印尼的瀕危手稿數位化保存計畫。
他們使用文物攝影拍攝照片(擺好色卡、使用專業的攝影機與燈光腳架),拍攝完畢後將手稿照片上傳至wikicommons(維基共享資源),並使用wikidata(維基數據)為手稿建立metadata索引,最後將手稿上的文字數位化維基文庫wikisource(維基文庫)內。他們提到計畫遇到的幾個難題:比如需要指引手冊、以及更多的志願者。除了演講外,講者亦演示他們現場如何工作,這也是唯一一場有實體展示手稿、器材的講題,讓人眼睛一亮。
在另外一場“Helping Wikisource read handwritten documents”維基愛手稿的另外一個計畫。在這場講座裡,講者介紹’Transkribus’,這是一個經由AI進行深度學習的OCR(光學字符辨識)軟體工具,可以用來辨識手稿上的資訊。目前這個軟體支持總共15種語言,大多為歐洲語系國家(如德國、義大利、匈牙利等等⋯⋯),不支持繁體中文辨識。
Portable Museum and low-cost digitization with mobile phones for GLAM collections 本場次由開放知識基金會介紹“Museu Portátil (Portable Museum) ”,這是一個來自巴西的文化資產保存專案。他的訴求是以低成本的方式數位化保存、紀錄文物的狀態。建立基礎指南以及任何人都能夠取得的簡便工具箱,包含手機、筆電、燈光腳架、簡易攝影棚等等,透過降低經費門檻,達成社群協作的目的。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蠻有趣的專案。作為一個學生,最缺乏的就是金錢,一台動輒數萬的單眼相機、閃光燈、專業攝影棚並不是這個族群可以負荷的;但是每個人大部分都會有一台畫質還不錯的智慧型手機。藉由簡易工具箱,即使是學生也可以拍攝品質良好的照片:像是保存家中即將丟棄的舊書信、老物件;或是先為物件留存第一手檔案。
我認為這個作法很適合私人收藏、文物巡查或是初創、相對沒有那麼多經費,但有文物保存需求的文史單位使用。某種意義上也很適合作為博物館到外校進行推廣教育,因為這個工具箱體積小、重量又不大,方便攜帶;概念也很簡單,很容易理解。 但限制就是這做法比較適合小型文物;如果是比較大型的物件,就比較難放進這小型攝影棚裡面了。
Lightning talk—Motivating volunteers and retaining newcomers – case study of Wikimedia Ukraine’s “wiki condensed milk” program. 來自烏克蘭的維基人分享他們如何促進新進編輯者持續編輯。在「維基煉乳計畫(wiki condensed milk program)」中,社群經營者會在維基上對活躍的維基人(巡查員、新手編輯、管理員等等)表達感謝,並且請他們提供地址以便寄送實體的文宣品和「煉乳」回饋給這些活躍的維基人,因為「煉乳」在烏克蘭被視為獎勵的象徵。
筆者曾經在社群媒體做過一項調查,對象是曾經參與過大學課程內編寫百科的同學。問題是:「在編寫維基百科時,是什麼原因最讓你挫敗?」在這項調查裡,共有四個選項可以選擇:
- 沒時間
- 沒有學分以外的回饋(獎品)
- 只有譴責,沒有鼓勵
- 自己寫的條目沒有幾個人知道
在16則回覆中,「沒有學分以外的回饋(獎品)」、「只有譴責,沒有鼓勵」佔了超過五成左右。結合烏克蘭社群的經驗可以知道,新進編輯者固定性的回饋(不一定是錢),即便是地方特產也會讓編輯者感受到自己有得到實體的收穫與感謝。
How to Keep them engaged in the long term for Senior
講者是來自捷克的維基人,講題是「如何讓老年人長期參與維基」。透過建立兩種版本(基礎、進階)的使用者指引手冊,讓長輩也能自學編輯。他也建議針對長輩的教學課程以兩小時為基礎,一小時講課、一小時編輯,負擔較小。 目前社團接觸的群眾以國中以上的學生為主,另有少數的長輩。我們發現如果是長輩,通常在課堂上註冊維基帳號時會遇到困難(特別是IP位置遭到鎖定的問題),雖然事前會先請他們申請帳號,但還是會有技術上的困難。最好的方式是由地方的年輕編輯者和老年人互相協助;若有需要,也可以由我們製作註冊帳號的流程圖,讓長輩有所依循。
其他
在其他場次中,我也了解日本、德國社群的經驗。在合作策略上,他們都共同指出可以和政府、大學、GLAM等公部門合作。根據社會脈絡不同,各國經營社群的模式也不一樣,比如,日本社群因為編輯者較分散,他們的做法是透過Diff與Twitter分享維基媒體專案、開放文化,聚集日本的維基人,並藉此吸引新進編輯者;德國維基社群認為維持一個社群重要的是實體見面,可以約在餐廳、酒吧,一起聊天而不使用電腦、手機;組織社群到郊區旅行、拍照,並將之上傳至WIkicommons;舉辦編輯松,為新進編輯上課等等⋯⋯如此看來,社交活動對維持一個社群是必須的,為了編輯而編輯並不是社群活動的主旨,重要的是讓參與者感受社群間的連結,貢獻反而只是附加的產出。
總結
[edit]學生社團參與度不高,面臨傳承危機其實是目前大學推廣維基運動的共同問題。作為社長,我這次主要大多選擇與社群經營相關的主題聆聽,也得到了許多收穫,我認為有幾點是有助於我們社團、以致於國內社群學習的:
- 為高齡的編輯者,製作分眾讀物與帳號建立指引。
- 針對大學內(或是其他社)的編輯者,提供在地性的獎勵,比如農產品。
- 追蹤編輯者的進度,並在維基平台上表達感謝。
- 利用維基媒體專案收存多元知識,加強後續的推廣與應用。
說實話,我參加維基媒體運動的時間並不長,作為一個「新進者」,我很榮幸、也很珍惜這次參加Wikimania的機會,和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交流,讓人深刻的感受到開放文化的各種可能性與絢爛之處。直到現在,每一天塞滿議程,像是在跑馬拉松一樣穿梭在各個會議室、卡拉OK之夜的記憶還是非常鮮明。
感謝Wikimania2023帶給我這麼多的第一次,感謝協會的大家,感謝Joyce,感謝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