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media Taiwan/A Room of WikiWomen's Own/Monthly Report 18
- 標題 Title/ 感情與理性 (Room No.18 Sense and Sensibility)
- 發布日期 Publish Date/ AUGUST 20, 2016
- 原文聯結 Original Link/ 請點閱 Click Here (需Facebook帳號 A Facebook ID is needed)
原文 Content (in Chinese)
[edit]維基百科的寫作以及社群的經營,一直都必須有理性的成分在其中運作;但是社群的認同感,則需要感性的融合。兩者之間該怎麼在同一個聚會活動裡調和運作,一直是讓社群經營相當迷人的地方。
「薇姬的房間」傳記企畫昨天來到第三位主人公:作家林文月女士。因為文學剛好是我本人大學主修的領域,也就身兼了一回的引言人。在準備簡報過程裡,就充分感受到這種理性/感性之間的難以兩全。理想上認識一個作家,最好從她的文字裡抓住靈魂的神韻;不過要寫維基百科,卻是查考論文比閱讀文本重要得多。
基於本專欄重點在聚會的觀察,個人的演講準備經驗就在這裡略去,回來談聚會本身。
自從「薇姬的房間」的成員開始有二度擴張的想法誕生後,聚會的話題上就產生從感性往理性過度的質變。在早期的聚會中,可以花上不小的時間慢慢認識每個人的背景、工作,甚至閒聊一段時間交流最近的生活現況。而在昨天的交流時間,討論的議題是問卷如何設計、報名表單如何改版等等,滿了邏輯、數據的對話。
這樣的轉變有沒有對聚會的氣氛造成影響呢?
當然不能說完全沒有不同,比方說談論理性的話題時,比較少出現「有梗」的笑話,讓大家突然之間情緒亢奮;不過即使冷靜而平緩的討論,話題在這群已經相互熟悉的薇姬們當中,鮮少有「間斷」的冷場,換言之,大家的腦力還是專注於在思考話題的。
這是怎麼辦到的呢?為什麼這麼硬的話題卻能激起冷靜卻踴躍的意見交流呢?我突然想到在這次聚會的前幾天,才收到一封電子郵件。是一名現在待在印度的台灣人,因為工作的需求看到了「薇姬的房間」的聚會概況,寫信來做一些訪問。她在信中問台灣的維基分會是如何營造聚會者的歸屬感,我的回答是「讓她們自己決定自己想要的聚會」。也許,因為可以自己決定聚會的方向,大家當然也願意仔細思考「薇姬的房間」的未來。
換言之,維基百科為何在發展時出現性別落差,過去我們歸因是介面不佳、討論風氣不良,我們擔心的是女生們「情感上的排斥」;但有沒有可能另外一部分的原因,是源自社群組織的過程中,除了少數有職分的女性,大部分的女性社群成員缺乏了「決定自己想要的社群」,使她們參與活動的意願和投入感也隨之減低呢?
更深層的思索則是,除去像「薇姬的房間」因為只有女性參與,極少數能以男性身份參與的協會工作人員又有意克制介入的程度,才給予了女性決策的空間;而一般男女混合的團隊就算女生試著投入討論,也會因為什麼原因而感覺不到社群經營的參與感呢?
在著重感性層面的「女性化」以外,或許,其他的推廣工作也需要來進一步實驗,理性上的討論能否也女性化了。